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体育赛事日益成为拉动消费、激活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冰雪经济”。我省体育赛事、赛事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又将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赛事的需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网、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和“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邀请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少军,围绕“发展体育赛事 培育新型消费 赋能经济增长”与广大网友进行分享交流。
近年来,省体育局深入落实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32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3.8%。
“体育赛事是培育新型消费、赋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我们着力引进高水平赛事活动、打造品牌IP赛事,不断扩大体育休闲消费,增强体育赛事促消费、稳增长作用。”陈少军介绍,近年来,省体育局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参赛观赛需求,着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赛事活动体系。目前,全省体育赛事数量规模、质量效益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全省共举办全国以上竞技体育赛事160项次,其中国际赛事24项次、大运河系列赛37项次、马拉松37项次。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高质量赛事活动供给,鼓励各地承办举办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和特色品牌赛事,筹办好2025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继续办好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赛事,不断提高青少年阳光联赛办赛水平,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联赛机制。”陈少军表示,明年我省将首次举办全省城市足球联赛,还将开展全省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100项次以上,同时加大“村界杯”“村BA”“村跑”等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供给力度。
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休闲消费的重要物质基础。省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指标和体育公园(广场)、健身步道建设,连续多年被分别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打造“举步可就”“处处健身”的运动场景。
截至去年底,全省体育场地共计35.5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69亿平方米,建成各类体育公园(广场)1400多个、健身步道5.16万公里,尤其是建成群众需求较大的球类运动场地17.11万个,19体育下载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地8.18万个,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完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成冰雪场地45个、水上(海上)运动场地273个、航空运动机场23个、汽车摩托车运动场地199个、营地190个、攀岩(攀冰)场地254个。陈少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水平,将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工作范畴,指导各地加强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既有建筑改造更新,植入体育消费新业态、新功能。”
因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市。当前,体育赛事引流、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在江苏,“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一种新风尚。为发挥赛事效应、释放消费潜力,省体育局加强与文旅、商务等有关部门单位协作配合,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促消费系列活动,分批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清单共150项,推出缤纷多彩的“赛事+旅游”新场景新玩法。陈少军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省在景区、街区、商圈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502项次,累计约68.1万人参赛,带动客流约615万人次;其中有消费数据统计的274项次赛事,拉动住宿、餐饮、旅游消费约30.3亿元。
在“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带动下,体旅融合、户外运动成为我省新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群众参与马拉松热情高涨,“马拉松经济”受到广泛关注。陈少军提到,“2024无锡马拉松报名盛况空前,26.6万名跑者踊跃报名,中签率仅为3.45%,参赛规模3.3万人,约65%的跑者来自省外,沿途共有38.5万名观众观赛,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展会等经济效益约2.83亿元,同比增长45.5%。赛事注重文体商旅资源联动,约29.5%的外地观众在无锡各大景区商圈游览消费。”此外,扬州鉴线万名观众现场观赛,产出经济效益1.9亿元;南京溧水半程马拉松,每位选手可获得溧水旅游年卡一张,畅玩九大景区……马拉松赛事“流量”正在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量”。
近年来,省体育局持续推动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我省已创成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7个项目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联合认定12个体旅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推介170个节假日体育旅游攻略,认定7批共101个体育服务综合体。今年10月,省体育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水上运动休闲消费的意见》,支持扩大水上运动场地供给,丰富水上运动休闲消费场景。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赛事+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一批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水韵江苏’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水上运动项目,培育亲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落实国家有关发展冰雪经济、低空经济等部署要求,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低空文体旅产业和消费场景,促进路跑、骑行、汽摩、攀岩、露营等时尚项目发展。深化打造长三角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更好发挥品牌带动效应。”陈少军介绍。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3044元,较2022年增加377元,增幅达14.1%;南京、常州、苏州3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人均体育消费均超过3200元——我省体育休闲消费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赛事经济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彰显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从人均体育消费3044元的构成来看,体育观赛消费增幅最高,达到26.9%,体育培训消费增长11.6%,健身休闲消费增长10.2%,体育旅游消费增长9.5%。体育休闲消费、体育赛事被列为服务消费重要内容,2023年省体育局制定实施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体育休闲消费的措施,从供需两侧采取18条措施,激发消费内生动能。”陈少军介绍,全省培育创建了一批高质量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发展载体,遴选100个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大力发展数字体育休闲新业态,12个项目获评国家体育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体育典型案例,认定16个智慧体育场馆创新项目。“体育休闲消费发展前景广阔,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经营主体是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强省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省体育局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先后制定出台“江苏体育产业15条”、“江苏体育产业9条”、深化服务体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等近30项政策举措,支持包括赛事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拥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超4.5万家,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江苏金陵体育、扬州金泉、江苏康力源体育等4家企业在主板上市,5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与浙江并列第一;14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赛事运营相关企业2200余家,但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整体规模偏小。”陈少军表示,省体育局将进一步壮大体育赛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的体育赛事运营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进军体育赛事领域。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接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赛事公司,盘活本土赛事资源。进一步向社会释放赛事资源,探索将赛事活动承办权、场馆运营权等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体育赛事运营机制。
省体育局将继续做大“赛事+制造”“赛事+文旅”“赛事+培训”等产业链,引导赛事运营与旅游、住宿、餐饮等企业组建产业链企业联盟,探索“跟着赛事去旅行”一站式服务。用好赛事冠名、商业赞助、特许经营等市场手段,努力将赛事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